文章目录:
一、清十大名家对联集
《清十大名家对联集(上下)》
共收录了李渔、梁章钜、曾国藩、林则徐、赵藩、范当世等十大名家的对联。
对联自唐代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对联发展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艺术性,越来越博大精深。从明代到清代、对联构筑了一套完整的格律体系,成了一种与诗词曲平行的、完全独立的文学形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达到了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联的艺术,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通过它的作品来体现的。
二、传承清联写作技艺 攀登楹联艺术高峰
曾小云(江西瑞金)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楹联流派与楹联传承发展研讨会获奖论文)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国家领导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成员,楹联工作者特别是创作者亦应以攀登楹联艺术高峰为己任。为此,需要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做好大量工作。其中重要一项就是,站在清联艺术的峰顶上,站在清联大家的肩膀上,传承清联的写作技艺。
近年来,随着征联活动的兴起和驱动,不少作者把获奖楹联作为主要效仿对象,获得成功后又启发了更多人竞相效仿,形成恶性循环,产生了一大堆“应征体”楹联。其主要特点是:标语口号,空话套话,陈词谀词,没有独到的发现、真实的感情和个性的表达。这部分作者被刘太品先生比喻为“机械操作员”。刘先生指出,“从‘文学创作’异化为‘机械操作’之后,丧失的不仅是文学的灵性,更可悲的是还会丧失生命的精神价值”(《2013年佳联三百副》序言)。如何走出“一窝蜂去写‘铺宣、作序、上河图’之类的俗套” (《2015年佳联三百副》序言)的误区?刘先生认为,“想把对联文化推向无愧于前人的更高境地,唯一的出路是继承历代对联高手总结和使用过的最高妙的形式技巧”(《中国对联作品集》<2013年卷>前言)。而清联正是这样一座具备“最高妙的形式技巧”的艺术高峰。那么,清联到底有哪些值得借鉴和传承的“形式技巧”呢?笔者认为,清联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楹联的文学属性、文体特性和文体优势,今人应该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传承清联的写作技艺。
第一,传承清联工巧的对仗。对仗是楹联最本质的属性,是楹联唯一的文体要素。对此,清代联家可以说高度认同并且自觉遵循,发掘和发展了各种对仗技法,有的对仗工巧几至变(极)态(端)地步,令人炫目称奇。以《对联话》所录两副祝寿联为例。黄碧川贺湘籍陕西提督李某之太公六十寿联云:“哲嗣李将军,七二精英,百二锁钥;寿星柱下史,五千道德,八千春秋。”俞樾贺李鸿章七十寿联云:“岳降崧生,溯道光三年,到光绪八载;羔炰酒载,先上元十日,祝元老千秋。”(此联俞樾《春在堂楹联录存》题为“李少荃相国六十寿联”)数字之对,重字之对,极为工巧,堪称妙绝。笔者猜测,若未想到自认拿得出手的对仗手法,清代联家是绝不肯轻易作寿联的,否则恐被人耻笑。反观今人楹联的对仗运用,主要存在对字死板、相对宽泛、技法单一的弊病。在一些联集中,很难找到精妙的颜色对、数字对等小类工对,自对、借对等特殊对法,重字、复辞等修辞手法,充斥的大多是“四海”对“千秋”、“锦绣”对“和谐”之类。暨南大学朱承平教授在搜集374个传统偶格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99种对偶修辞,而清联几乎囊括了对仗所有技法。可是今人传承得如何呢?综观今联对仗,看来看去就是那几样数得着的常规路数,清联常见的对仗手法几近失传,极少有人拿来用过。究其根源,在于相当一部分作者没有深刻认识到:对仗是楹联赖以立命的命根子,是楹联得以前行的发动机,是楹联引以为傲的独门绝技。传承清联对仗技艺,就要打开清联对仗的武器库,十八般兵器都拿来一用,力争达到样样精通的程度。
第二,传承清联灵动的句式。楹联发展到清代,句式呈现多彩多姿的风貌。有律句、散句、骈句,有长句、短句,有四字句、七字句甚至二十来字句,各种句式又有不同组合,形成万紫千红、鸢飞鱼跃的情态。如陶澍题澧县澧阳书院联云:“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两个分句,一分句四字,节奏为二二(亦可为一一二),属律句;二分句八字,节奏为一三二二,属散句。可看出作者有意脱离律句束缚的尝试。又如李秀成(一说洪秀全)题忠王府寝殿联云:“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四个分句,前两分句四言句式,且运用复辞手法,第三分句突然来一个十五字长散句,最后又以四字作结,气势磅礴,读来很是过瘾。反观今人的楹联句式安排,很难见到如此摇曳多姿的变化,比如十五言大多是四四七的安排,五言、七言的律句一度大行其道。传承清联句式技艺,就要根据内容、情感表达和实用悬挂的需要,敢于尝试选用各种句式,练就无论长联短联都可尽情腾挪、从容处理句式句法的本领。
第三,传承清联多样的技法。楹联的写作技法林林总总、细之又细,没有哪一种文体技法像楹联这样繁复多样,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琐碎。前面我们已经从对仗、句式中领教到清联技法的多样性。实际上,清联的每一个毛孔都浸透着技法的血液。为窥斑知豹,重点谈谈楹联特有的表现手法——拉人作衬。拉人作衬是清代人物联最常用的技法之一,曾国藩将此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臻于炉火纯青。说到拉人作衬,有人首先会想到山西永济关帝庙联:“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或许正是从这副名联中,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拉人作衬的双方,身份、地位、功绩、名气应该相当对等,至少应该接近。但笔者经过对大量清代名家联作的初步研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理论上,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原理,任何两个(组)相比的人物都可以相拉相衬。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找准相比点(相同、相似、相近、相类、相反、相关等);二是拿捏好分寸,注意表示程度、性质等的用词。相比点只需一点即可,实践中多是两点或以上。考察清联拉人作衬的相比点,有名类,如姓、名、字、号等;有地类,如籍贯、郡望、宦所、葬地等;有时类,如生年、卒年、享年、年份、年龄等;有事类,如身世、才能、官职、业绩等。以两副挽联为例。曾国藩挽刘松山联云:“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上联将刘氏比诸马伏波,相比点为职业(军人,相同)、功勋(安边平乱,相同或相近)和死因(战死,相同);下联将刘氏比诸岳飞,相比点为职业(军人,相同)、品格(忠诚,相同)、享年(岳三十九岁、刘三十七岁,相近)。黄道让挽塔齐布联云:“溯七百余里潭州,八日捷,五日更捷,何物井蛙自大,妄说飞来,奇哉今古双忠武;数三十九岁名将,岳家哀,卢家犹哀,惟公戎马善终,允膺恩遇,愧杀宋明两思陵。”全联将塔齐布与岳飞、卢象升相比,相比点主要有以下七点:职业(军人,相同);品格(英勇、忠诚,相同);享年(三十九岁,相同);谥号(岳、塔谥忠武,相同);战场(岳潭州、塔湘潭;相同或相近);战功(平乱,岳、卢另御侮;相同或相似);死因(岳、卢因私横死,塔因公殉职,相同或相反)。又将咸丰帝与宋高宗、明怀宗相比,相比点主要有两点:态度(咸丰恩遇塔、高宗冤杀岳、怀宗不恤卢,相反);陵名(高宗为绍兴之永思陵、怀宗为明十三陵之思陵,相同)。两副挽联主要相比之人身份、地位、功绩、名气肯定不能完全相提并论,说接近也很勉强,但找准了相比点,又有“略”“差”这类副词体现分寸感,故让人不觉过誉溢美。反观当今人物联,无论是抗战英烈还是当代名人挽联,大都是从正面歌颂,拉人作衬难得一见,未免显得单调。如能从清联技法宝库中拿来一两件像拉人作衬这样的兵器,庶几可以改变人物联千篇一律、缺失个性的面貌。
近年来,笔者视吴恭亨《对联话》为宝典,以曾氏先祖曾文正公为宗师,立志以弘扬对联文化祖业为己任。在联坛获奖联广告味越来越浓、老套路越来越滥的趋势下,笔者努力摒弃“应征体”和“老干体”常有的俗套化、口号化的弊病,并尽量避免“高仿体”可能的浮华、陈腐气息,从而走上一条去广告化、重个性化的应征联创作新路,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传承清联写作技艺,攀登楹联艺术高峰,于笔者而言,永远在路上。无论是否应征,笔者都将以“清联风味”作为楹联创作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永不止步。
“东方太阳城”征联,曾老师是这样写太阳神殿对联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十大名家对联集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十大名家对联集 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