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岩石学》是由徐夕生编写的一本系统介绍火成岩岩石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材 。本书内容全面 ,不仅涵盖了火成岩的基本概念 、物质成分 、结构与构造等基础知识 ,还融入了国际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 ,例如岩浆作用过程 、岩浆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以及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等内容 。作者在书中将岩类学与岩理学紧密结合 ,帮助学生“感兴趣 、会鉴定 、懂原理 、欲探索” ,既适合全日制大学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 ,也可供地质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全书层次分明 ,结构合理 ,是一本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地质学教材 。
火成岩岩石学的基础知识
本书从火成岩的基本概念入手 ,详细介绍了火成岩的物质成分 、结构与构造 ,以及其产状与岩相等内容 。火成岩是地球三大岩类之一 ,主要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 。书中特别强调了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成分分析岩石的成因和演化 。此外 ,作者还详细阐述了火成岩的结构特征 ,如颗粒大小 、晶体形态等 ,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岩石的形成条件 。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对火成岩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也为进一步研究岩浆作用和地球动力学奠定了基础 。
火成岩岩石学的实践应用
本书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还结合了实际应用 ,如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等 。例如 ,书中介绍了如何通过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和同位素分析 ,确定火成岩的成因和演化历史 ,以及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内在联系 。这些内容对于从事矿物学 、地球化学和资源勘探的研究人员尤为重要 。此外 ,书中还融入了作者在火成岩教学和科研中的经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地质调查中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使得本书成为一本既具学术深度又具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
相关问题和解答
问题1:这本书适合初学者阅读吗?
解答:这本书更适合有一定地质学基础的读者 ,尤其是地质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书中涉及许多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模型 ,如岩浆分异作用 、微量元素分析等 ,初学者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 。不过 ,如果读者对地质学有浓厚兴趣 ,并愿意花时间钻研 ,这本书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 。
问题2:火成岩岩石学在资源勘探中有何作用?
解答:火成岩岩石学在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火成岩的成因和演化 ,可以了解岩浆活动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 ,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与火成岩的形成密切相关 ,因此对火成岩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矿床 。
问题3:书中提到的微量元素分析是什么?
解答:微量元素分析是通过测定火成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和演化历史的一种方法 。例如 ,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反映岩浆的分异过程 ,而蛛网图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则能帮助确定火成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这些分析技术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定量工具 。
目录 · · · · · ·
绪论
第一节岩石 、岩石学 、火成岩岩石学的基本概念
一 、岩石
二 、岩石学
三 、火成岩岩石学
四 、三大类岩石的地质特征和演变
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地球上火成岩的分布
第四节火成岩研究简史 、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火成岩的物质成分
第一节岩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岩浆的性质
一 、岩浆的温度
二 、岩浆的黏度
三 、岩浆的密度
第三节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一 、火成岩的基本化学组成
二 、火成岩化学类型和岩石系列的划分
第四节火成岩的矿物成分
一 、火成岩的基本矿物组成
二 、火成岩造岩矿物的分类
第五节火成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关系
第六节常见的火成岩矿物及其成岩意义
一 、橄榄石族
二 、辉石族
三 、角闪石族
四 、云母族
五 、长石族
六 、似长石和沸石
七 、石英
第二章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第一节火成岩的结构
一 、确定火成岩结构类型的基本要素
二 、根据各要素所区分的火成岩结构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火成岩中矿物生成顺序的确定
一 、运用火成岩结构特征确定矿物品出顺序的原则
二 、鲍温反应系列
第三节火成岩的构造
一 、岩浆结晶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所形成的构造
二 、火成岩的原生节理构造
三 、由结晶作用特点和岩石组分空间充填方式所形成的构造
第三章火成岩的产状与岩相
第一节火成岩的产状
一 、侵入岩的产状
二 、喷出岩的产状
第二节火成岩的岩相
一 、侵入岩的岩相
二 、火山岩的岩相
第四章火成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一节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
第三节固态熔融模式
一 、批式熔融作用
二 、Rayleigh分离熔融作用
第四节稀土元素:一组特殊的微量元素
第五节火成岩中微量元素的应用
一 、特征参数
二 、微量元素图解
三 、蛛网图
四 、构造环境判别图解
第六节火成岩中同位素的应用
一 、稳定同位素
二 、放射性和放射成因同位素
第五章火成岩相平衡和相图
第一节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第二节单组分体系
一 、不含流体的平衡体系
二 、含流体的纯矿物熔融体系
第三节二组分(二元)体系
一 、二元共结系一
二 、二元近结系
三 、二元完全固溶体体系:斜长石Ab—An体系
四 、二元有限固溶体体系:Or—An体系
五 、碱性长石二元固溶体体系:Or—Ab体系
第四节多组分体系
一 、与基性岩结晶有关的三元系相图
二 、与花岗岩浆结晶有关的三元系相图
第六章火成岩的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侵入岩的分类
第三节火山岩的分类
第四节火成岩的命名原则
第五节本书的分类和描述框架
第七章超基性(超镁铁质)岩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侵入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结构 、构造
三 、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四 、化学成分
五 、产状与分布
六 、成矿关系
第三节喷出岩
第四节地幔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结构 、构造
三 、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四 、化学成分
五 、产状与分布
六 、成矿关系
第五节金伯利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结构 、构造
三 、化学成分
四 、产状与分布“
第六节钾镁煌斑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化学成分
三 、主要种属
第七节煌斑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结构 、构造
三 、种属划分与主要种属
四 、化学成分
五 、产状与分布
第八节超基性岩的成因
一 、超基性侵入岩的成因
二 、超基性喷出岩的成因
三 、地幔岩的成因
四 、金伯利岩 、钾镁煌斑岩和煌斑岩的成因
第八章基性岩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侵入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结构 、构造
三 、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四 、化学成分
五 、产状与分布
六 、成矿关系
第三节喷出岩
一 、矿物组成
二 、结构 、构造
三 、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四 、化学成分
五 、产状与分布
六 、成矿关系
第四节基性岩成因
一 、大洋玄武岩
二 、大陆玄武岩
三 、岛弧与大陆边缘玄武岩
第五节月球基性岩
……
第九童中性岩类
第十章酸性岩
第十一章碱性岩及其相关岩石
第十二章火山碎屑岩
第十三章影响火成岩多样性的因素
第十四章不同构造背景的火成岩组合
参考文献
附录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