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之书》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古布泽(Steven Gubser)和弗兰斯·比勒陀利乌斯(Frans Pretorius)合著的一本科普著作 ,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于2018年10月出版 ,由鹦鹉螺工作室策划出品 。该书由苟利军 、郑雪莹和赵雪杉三位学者翻译 ,共216页 ,精装版定价49元 ,ISBN为9787508693651 。
书籍内容概述
历史背景与理论起源:
书中追溯了黑洞概念的历史起源 ,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数学预言开始 ,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观测技术的突破(如类星体和X射线双星系统的发现)如何使黑洞从理论假说转变为科学研究的焦点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
相对论基础:简要介绍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为理解黑洞的时空特性提供基础 。
黑洞类型:详细解析施瓦西黑洞(非旋转黑洞) 、克尔黑洞(旋转黑洞)及其物理特性 ,包括事件视界 、奇点等概念 。
极端现象:探讨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 、霍金辐射(黑洞的热力学性质)以及信息丢失悖论等前沿问题 。
观测与实验验证:
重点介绍了LIGO探测器在2015年首次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也开启了多信使天文学的新时代 。
写作特色与读者价值
通俗化表达:作者通过生动的类比和思想实验(如“黑洞作为理论实验室”)将高深的理论物理知识转化为可理解的科普内容 。
前沿性:结合最新的观测数据和理论进展 ,使读者了解黑洞研究的最新动态 。
跨学科视角:融合引力理论 、量子力学和热力学 ,展现黑洞作为检验物理学基本定律的天然平台 。
评价与推荐
该书被读者和评论家誉为“黑洞领域的入门佳作” ,尤其适合对天体物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译者团队均为天体物理学领域的专家 ,确保了科学准确性与可读性的平衡 。
如需进一步了解 ,可参考豆瓣书评或中信出版社的官方介绍 。
作者简介 · · · · · ·
史蒂文·古布泽(Steven S. Gubser)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 ,2017年西蒙斯物理研究员奖得主 。
弗兰斯·比勒陀利乌斯(Frans Pretorius)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 ,2017年科学突破奖“新视野奖”得主 。
目录 · · · · · ·
第1章 狭义相对论 001
第2章 广义相对论 023
第3章 施瓦西黑洞 051
第4章 自转的黑洞 087
第5章 宇宙中的黑洞 115
第6章 黑洞碰撞 137
第7章 黑洞热力学 169
结 语 195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