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晚年创作的重要作品 ,由袁树仁翻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23年7月出版 。这部作品与《忏悔录》《孤独漫步遐想录》并称为卢梭晚年三部曲 ,采用独特的对话体形式 ,将作者自身一分为二——由“卢梭”与“让-雅克”两个角色展开对话 ,通过三次对话探讨“让-雅克”的品格 、作品与思想 ,实际上是卢梭对自己所遭受不公待遇的全面辩护 。 书中充满了矛盾与断裂 ,恰如卢梭本人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一生 。对后世读者而言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也是一部浓缩卢梭生平的微型自传 ,更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文本 。卢梭在书中通过虚构的对话者“法国人”的质疑 ,回应了当时社会对他的误解与污蔑 ,展现了他对自我 、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
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卢梭评判让-雅克》的核心主题围绕自我辩护 、身份认同与社会批判展开 。卢梭通过对话形式 ,试图澄清外界对他的误解 ,同时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书中探讨了“真实自我”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张力 ,揭示了个体在舆论压力下的挣扎与坚持 。此外 ,卢梭还借对话表达了对启蒙时代社会虚伪性的批判 ,强调真诚与自然的重要性 。
这本书适合哪些读者?
《卢梭评判让-雅克》适合对启蒙思想 、卢梭哲学 、自传体文学或对话体作品感兴趣的读者 。如果你已经读过《忏悔录》或《孤独漫步遐想录》 ,这部作品将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卢梭的晚年思想 。此外 ,文学爱好者 、哲学研究者以及关注自我认同与社会评价议题的读者 ,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由于书中涉及复杂的自我剖析与哲学思辨 ,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卢梭思想背景 ,以便更好地把握其深层含义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文学家 ,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 ,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重要作品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等 。
译者:
袁树仁 ,北京大学法语专业毕业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法兰西共和国棕榈骑士勋章获得者 ,翻译过卢梭 、狄德罗 、巴尔扎克 、普鲁斯特 、萨特等众多名家的经典作品 。
目录 · · · · · ·
关于本作品的主旨与形式
对话Ⅰ
对话Ⅱ
对话Ⅲ
上述作品始末
附录
1.以法莲山的利未人
2.《忏悔录》第十一章中关于《以法莲山的利未人》源起的叙述
3.致卡尔·林奈函
4.B. 布思比告读者
5.致德·圣日耳曼先生函
6.卢梭生平年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