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萝蕊葛利布
心理咨商师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长期执笔《大西洋杂志》问答专栏「亲爱的心理师」 。她是《大西洋杂志》特约编辑 ,也经常为《纽约时报》写稿 ,亦常受邀担任广播电视节目来宾 ,如〈今日秀〉(The Today Show) 、〈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 、〈CBS今晨〉(CBS This Morning) 、CNN和NPR等 。更多信息请见:LoriGottlieb.com 。推特:@LoriGottlieb1
译者简介
朱怡康
专职译者 ,守备范围以宗教 、医疗 、政治与科普为主 。译有《怎样谈科学》 、《棋逢对手:中东与美国恩仇录》套书 、《二十一世纪生死课》 、《漫画哲学之河》 、《漫画心理学》 、《人性较量:我们凭什么胜过人工智能?》 、《自闭群像:我们如何从治疗异数 , 走到接纳多元》等书 。其他历史 、科普译作散见于《BBC知识》月刊 。
内容介绍:
连心理师自己都要找心理师咨询?!那他/她凭什么能帮我?!
「在我担任心理师的所有资格里 ,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
★上市首周强势窜上亚马逊网络书店总榜TOP 100;
★获选亚马逊书店年度书籍TOP 10 ,长踞心理励志类前茅;
★囊括《O:欧普拉杂志》与《人物杂志》等众多媒体选书;
★即将改编影集 ,将延请《欲望师奶》伊娃?朗格莉亚演出!
每年找心理师晤谈的美国人将近三千万名——其中有些病人本身也是心理师 。
在这本书里 ,作者萝蕊?葛利布告诉我们:尽管她受过严格训练 ,也具备心理治疗* ,但她之所以能做咨商 ,最重要的凭据是——她同样是人类的一员 。当她的世界因为一次危机天翻地覆 ,她写道:「我知道当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于是 ,她开始和古怪 、经验丰富 ,但很不典型的心理师温德尔晤谈 。
同一段时间 ,葛利布自己则在治疗一个自恋的好莱坞制片 ,一名才刚结婚就被诊断出末期癌症的女子 ,一个威胁生活景况一年内没有好转就要在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妇 ,还有一个二十多岁 、老是跟不对的人勾搭的年轻人(此君连诊间的人都要搭讪) 。在葛利布探索病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 ,她也发现:她的病人苦苦纠结的问题 ,其实正是她自己向温德尔求助的问题 。
生活 ,就像是在钢索上危步 ,我们游移在爱与欲 、意义与死亡 、罪恶与救赎 、恐惧与勇气 ,以及希望与改变之间 。葛利布以过人的智慧和幽默揭露我们的盲点 ,检视我们挣扎时对自己和他人道出的真相和虚构 。
作者除了是咨商心理师 ,亦长期为各大报章撰写咨询专栏 ,解答读者们五花八门的疑难 ,这本着作不只带我们一探咨商心理师的世界 ,看她如何帮助病人寻找答案 ,也看她如何在病人与同业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服下自己开出的药方 。本书坦率程度前所未见 ,充满欢乐 、刺激思考又处处惊喜 ,对人心的探索既深入个人内在 ,又合乎人类通性 ,勇敢诉说人之为人的意义 ,并对我们转化生命的能力提出有趣而生动的观察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