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逃亡》由苏童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 ,作为“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中的一册 ,以平装形式呈现 ,定价25元 ,全书170页 ,ISBN为9787555909606 。本书收录了苏童的三篇中篇小说代表作:《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园艺》《离婚指南》 。
各篇内容与主题特色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展现了独特的时代背景与人性思考 。作品通过描写个人或家族的逃亡 ,映射出农村向城市逃亡的历史进程 。苏童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融入其中 ,深入探讨了现代人荒诞的生存困境以及绝望的精神状态 ,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人物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 。
《园艺》则聚焦于两性情感 。书中的孔太太既依赖婚姻又对其感到厌倦 ,苏童凭借细腻的笔触 ,精准地捕捉到两性情感中的微妙之处 ,展现出他对人性情感的敏锐洞察力 ,让读者看到婚姻关系中复杂的一面 。
《离婚指南》塑造了一位深陷离婚官司的三十岁男人杨泊 。在他与朱芸看似平稳的生活背后 ,实则暗藏着爱与性 、理想与现实 、自由与禁锢的矛盾 ,真实地呈现出婚姻生活中两性的情感状态 ,引发读者对于婚姻本质的思考 。
书籍价值与意义
苏童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挖掘 ,使这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934年的逃亡》从宏大的历史角度出发 ,探讨个体与时代的关系;《园艺》和《离婚指南》则从微观层面剖析两性情感与婚姻生活 。这三篇小说全方位地展现了苏童的创作才华 ,对于读者理解人性 、婚姻以及时代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 ,能引发不同层面的思考与共鸣 。
相关问题及解答
问题1:这本书适合什么类型的读者阅读?
解答:适合喜欢文学作品 ,尤其是对探讨人性 、婚姻以及时代发展主题感兴趣的读者 。对苏童创作风格感兴趣 ,希望深入了解其作品内涵的读者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
问题2:苏童在这三篇小说中的写作风格有什么共同点?
解答:苏童在这三篇小说中都展现出细腻的描写风格 ,无论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还是对时代背景的描绘都细致入微 。同时 ,善于挖掘人性的复杂面 ,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情感矛盾 ,展现出人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面性 。此外 ,叙事节奏把握精准 ,能吸引读者深入其中 ,感受故事的魅力 。
作者简介 · · · · · ·
苏童 ,原名童忠贵 ,1963年生于苏州 。他的童年伴随着“文革”运动 ,他身处于运动之中 ,又因年幼而置身事外 ,这种既在其中又在其外的特殊经历 ,对他后来的“文革”叙事有着深远影响 。
1987年发表成名作《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被认为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 。1989年 ,发表《妻妾成群》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 。1990年代后苏童的创作转向长篇小说 ,发表了《米》《菩萨蛮》《我的帝王生涯》等 。新世纪以来 ,苏童的作品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茨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香草营》获《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 ,《黄雀记》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万用表》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及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
目录 · · · · · ·
园艺
离婚指南
“新历史叙事”与隐喻的艺术——苏童小说简论/吴义勤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