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是余华创作的第五部长篇小说 ,由新星出版社于2018年8月出版 ,新经典文化出品 ,属新经典文库:余华作品”丛书 ,精装装帧 ,定价39.5元 ,全书225页 ,ISBN为9787513331418 ,原作名为THE SEVENTH DAY 。
奇幻叙事:死后七天的灵魂之旅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展开 ,讲述了主人公杨飞死后 ,其灵魂用七天时间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 。杨飞的灵魂在大雾弥漫的记忆之路上前行 ,途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灵魂 。他邂逅了一生挚爱 ,曾经他们毫无顾忌地相爱 ,却无奈被命运分开;隔壁年轻情侣的希望与失望 ,曾透过出租屋单薄墙壁滑入他的梦乡 ,如今也在这灵魂世界相遇;报纸上那对生前不共戴天的名人 ,死后却快乐地结伴下棋 。最终 ,杨飞遇到了失踪多年的养父 ,也终于明白了养父当年不辞而别的原因 。
作品风格:绝望与温暖交织
《第七天》是一部绝望与温暖交织的作品 ,风格“勇敢而不偏狭 ,幽默而不乏庄重” 。书中孤独的灵魂相遇后彼此诉说 ,他们的声音交织成一片故事的森林 ,让彼此不再孤独 。正如书中所写“我们围坐在篝火旁 ,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 ,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我们坐在静默里 ,不是为了别的什么 ,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 ,而是一群”“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 ,一滴回到河流的水 ,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这些语句都体现出在绝望底色中透出的温暖与人性的力量 。
相关问题及解答
问题1:《第七天》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解答:余华曾表示 ,在《第七天》中“写下的是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的各类事 ,包括自身及亲友经历 、新闻事件等 ,都是创作素材 。他认为这是自己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 ,采用《创世纪》开篇方式 ,以不长篇幅 ,让刚死去的人进入另一个世界 ,呈现现实世界 。
问题2:这部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现实?
解答:小说通过杨飞的经历 ,反映出诸多社会现实问题 ,如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从殡仪馆对有钱和没钱等待火化的亡魂区别对待可见一斑;还有暴力强拆 、死亡人数虚报 、死婴丢弃 、“鼠族”生活 、地下卖肾等现象 ,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残酷 。
作者简介 · · · · · ·
余华
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1960年4月出生 ,1983年开始写作 ,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 。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 、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 、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 、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 、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 、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2022年)等 。
目录 · · · · · ·
第二天 29
第三天 61
第四天 109
第五天 135
第六天 179
第七天 201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